新華社社評:在接續奮斗中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帆。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中,“十四五”規劃即將圓滿收官。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一萬眾期待、舉世矚目的歷史性盛會,將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這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新局面的歷史主動,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乘勢而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奮斗的第一個五年,是我國抓住難得機遇、頂住各種挑戰、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關鍵時期。回顧這五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面對復雜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掌舵領航,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團結奮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壯闊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有力的一步。
“十四五”以來,我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預計達到140萬億元左右,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躋身前十,中國成為10多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福建艦、中國空間站、國產大飛機等大國重器頻頻亮相,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領域創新碩果累累;全社會消費的每3度電中就有1度是綠電,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各項社會事業更加繁榮,公共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踐行,文化建設成果豐碩,中華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成就來之不易,啟示彌足珍貴。“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能夠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科學指引。這是黨和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同時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時間屬于奮進者,歷史屬于奮進者。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把“十五五”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規劃好實施好,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推動“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能不能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于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只有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才能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打鐵必須自身硬。要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十五五”時期,必須堅持把發展立足點放在高質量發展上,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堅持全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并舉,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推動“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要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無窮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調動起來,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源源不竭的澎湃動能。
推動“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重要法寶。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謀劃和部署改革,是我們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還存在卡點瓶頸,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還有不少難題要破,更加需要我們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社會活力。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以更大力度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不斷開掘新動能、拓展新空間、增創新優勢,我們定能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發展和安全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推動“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變亂交織。我們的前進道路上必定會有艱難險阻,可能遇到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必須做好應對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的準備。要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堅持把國家安全同經濟社會發展一同謀劃、一起部署,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必將勝利!”習近平總書記的莊嚴宣示,鑒往知來,催人奮進。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一代代人不懈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展開壯美畫卷并呈現出無比光明燦爛的前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激發只爭朝夕、永不懈怠的奮斗精神,凝聚勠力同心、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更加絢麗的新篇章,不斷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推向前進。
| 責 編:鄺展婷
| 一 審:錢 平
| 二 審:項 麗
| 三 審:甘豐錄
| 來 源:新華社